【社会实践】非遗记忆承千载,指尖方寸见匠心——“法韵剪影”实践队暑期实践活动(第四弹)

发布时间:2024-08-26 作者:张浩楠 王一森 审核:陈熙 发布:杨倩 浏览次数:10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认真调研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积极组织学生充分挖掘各地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着力将法治元素融入传统剪纸非遗文化,打造极具特色的“非遗+普法”乡村振兴新路径,以法治之力为剪纸非遗保驾护航,实现非遗与普法的“双向奔赴”。

探访扬州,剪纸记忆觅古情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四站定在了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作为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以“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的特点呈现了特有的剪味纸感和艺术魅力。

“法韵剪影”实践队率先到达扬州市剪纸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实践队队员深入地了解扬州剪纸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它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从古老的传统图案到现代的创新设计,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和心血。

校外交流,联合开展共调查

实践队队员参观期间与无锡学院实践队的相遇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增添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两校实践队成员共同探索扬州剪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不仅加深了彼此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博物馆内,两队成员联合开展一系列互动学习活动,分享各自对扬州剪纸艺术风格、制作工艺以及文化传承的理解与感悟。通过小组讨论和心得交流,两队成员相互启发,拓宽视野,共同挖掘扬州剪纸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此外,两队实践队联合开展了调研活动,深入了解扬州剪纸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现状。通过访谈剪纸艺人、参观剪纸工坊、调研剪纸市场等方式,收集到了第一手资料,为扬州剪纸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证支持。在调研过程中,两队成员相互协作,提升实践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膜拜大师,心领神会承寄托

在参观期间,扬州剪纸博物馆的张震梅大师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成员,对实践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现场展现了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针对实践队员关于“剪纸文创侵权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她回答道:“剪纸作为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并没有给予太多保护的办法,在法律层面的直接保护较为有限。”

经过走访调研,实践队发现,扬州剪纸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保护难的问题。比如,民众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意识和动力。

实践队通过走访社区及游客等方式针对剪纸保护在当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知识产权保护法》法律保护宣讲,增强公众对非遗剪纸艺术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公众保护非遗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为非遗传承人与法律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打下基础。

心怀希望,秉持传承守匠心

提及张震梅大师,我的心中便涌动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仰之情。她以一把简简单单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纸,作为画笔和画布,倾注了整整一生的光阴,绘制出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文化瑰宝画卷。这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对传统文化深沉热爱的流淌,是对非遗精神无悔坚守的颂歌实践队成员滕慧表示。

剪纸非遗的价值,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与共鸣。剪纸非遗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跨越时间的温暖与智慧,激发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同时,剪纸艺术也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纽带,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跨越时空的界限,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实践队员们深深地意识到,青年肩上不仅承载着个人的梦想与希望,传承与学习那些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队员在博物馆内听讲解 张浩楠摄

与无锡学院交流合影 张浩楠摄

队员观摩张震梅大师剪纸 张浩楠摄

队员法律宣讲现场 张浩楠摄

实践队合影 张浩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