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讲堂(第87讲)】晏青教授谈粉丝文化的中国经验

发布时间:2023-11-27 作者:罗梦妍,摄影:郭冬梅 审核:刘清 发布:宋杰 浏览次数:305

11月24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晏青教授做客博雅讲堂第87讲,讲授粉丝文化的中国经验。讲堂由荟萃学院、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主办,全校师生百余人听取讲座。

(晏青讲授粉丝文化的中国经验)

晏青开宗明义,阐明了粉丝、粉圈及粉丝文本的范畴及概念,并追溯了“粉丝”发展的历史源流。以此为基础,晏青梳理了从生产时代到当下消费时代粉丝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粉丝身份呈现从负面意义到正面意义的转变。以日本御宅族和韩流为例,晏青简要介绍了东亚国家的粉丝文化,并梳理了从封建时期到21世纪偶像崇拜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脉络。通过一系列不同时期中国主流媒体的关涉明星的报道,晏青总结出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粉丝文化的特点。21世纪前后,明星就开始被看作“构建人类情感市场的中心机制”。养成系偶像出现、亲缘性称谓形成证明粉丝从被动群体升级为主动群体,而粉丝的自我升级、文化生产方式的更新,让明星崇拜出现新的理论走向。

顺着这个脉络,晏青提出了拟社会关系的三阶段,即Parasocial Interaction、Parasocial Relationship、Parasocial Attachment。进一步深入,根据对中国部分明星超话文本的心理特色分析结果,晏青阐释了明星与粉丝间的关系——拟亲缘关系。展示了粉丝认同的四种模型——水平波折型、渐进向上型、波折向上型、渐变向下型。

(讲座现场)

以当下大众文化的快乐机制与主流价值的“善的生活”的冲突为引入,晏青从“世俗”无意识、粉丝的社会化、粉丝文化去神秘化、正能量粉丝四个方面带领在场听众深度认识粉丝文化,展示粉丝文化治理的中国经验。晏青指出,“追星”是青少年实现社会化的一种方式。从社会观念史看,粉丝文化是一场“祛魅——施魅”的社会活动,但粉圈作为个体生活的“补偿性”场域,收获意义感,有时未必是坏事。当下社会,随着国家意志要求、平台协调及粉丝主体抉择,粉丝文化呈现出一种“正能量”特征。结合具体事例,从粉丝文化认知、粉丝文化角色、粉丝文化格局三个角度,晏青分析了粉丝文化的研究领域、议题、趋势与不足。晏青强调,从全球视角看跨文化用户与粉丝文化的发展将是未来研究的新课题。同时也要意识到,粉丝缺乏直接接触商业文化生产工具的途径,他们影响娱乐工业决策的资源也极其有限,虽然粉丝遍布,但是我们仍需心怀机警。

(交流互动)

在互动环节,晏青就“女性粉丝的研究”“国家在粉丝文化发展中的力量” “何为行动的共同体”等问题,与在座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主讲人简介:

晏青,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兼),暨南大学杰出人才。主要从事娱乐理论、新媒体文化、认知传播研究,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文艺研究》、New Media & Society、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 Society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多项成果被“四大索引”转载,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出版《神话: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化生存》《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娱乐心理学》等论著、译著,主编“娱乐研究译丛”,担任国内外多家期刊审稿人。